能力验证概述:实验室能力的“体检”
能力验证(PT,Proficiency Testing)是实验室间比对(ILC)的核心形式,用于评估实验室检测/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根据CNAS要求,PT不仅是自愿优化工具,更是维持认可的强制环节。 对于CNAS认可实验室,参与PT能识别偏差、提升质量体系,支持国际互认。 尤其在2025年,PT计划强调ISO/IEC 17043标准,确保实验室能力验证要求的合规性。
PT的强制性要求:认可维持的底线
CNAS明确规定,实验室必须参与能力验证以证明其能力。强制性体现在:
- 申请/续期门槛:初次认可或扩项前,需提供3年内至少1次满意PT结果。
- 维持义务:获证后,持续参与以避免认可暂停。
- 覆盖范围:PT须匹配认可领域,如化学、医疗等,确保全面验证。
- 例外处理:若无合适PT,可用实验室间比对替代,但需CNAS批准。
不参与或结果不满意,可能导致整改或认可撤销。
政策文件解读:CNAS规则详解
CNAS能力验证要求源于多份政策文件,2025年以最新版为主:
- CNAS-RL02:2023《能力验证规则》:定义PT选择、参与和结果评价标准,强调优先选CNAS认可或ILAC-MRA互认的提供者。
- CNAS-CL01:2018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:条款7要求实验室监控性能,通过PT验证方法有效性。
- ISO/IEC 17043:2023:PT运作通用要求,确保公平性和统计可靠性。
- ISO 13528:2022:结果统计评价标准,用于z-score计算。
这些文件解读强调PT的本质:非惩罚性,而是改进工具。
参与频次:定期而非随意
CNAS对PT参与频次有明确指导,避免“一劳永逸”:
- 最低要求:每3年至少1次满意参与,覆盖主要领域。
- 推荐频次:高风险领域(如医疗)每年1次;一般领域每2-3年。
- 计划选择:优先CNAS认可PTP,2025年有中检院等机构提供94+项目。
- 替代形式:若无PT,可组织ILC,但需记录并报告CNAS。
频次视实验室规模和变化调整,确保持续监控。
结果评价:科学量化与整改
PT结果评价采用统计方法,确保客观性:
- 评价标准:主要用z-score(|z|≤2满意,2<|z|≤3警示,|z|>3不满意)。
- 过程:PTP提供者统计数据,实验室分析偏差根因。
- 不满意处理:启动纠正行动,报告CNAS,可能需额外验证。
- 益处:满意结果作为能力证据,支持认可维护。
PT要求表格:快速自查
方面 | 关键要求 | 参考文件 |
强制性 | 3年内至少1次满意 | CNAS-RL02:2023 |
频次 | 每3年1次+,高风险每年 | CNAS-CL01 |
评价 | z-score≤2满意 | ISO 13528:2022 |
选择 | 优先认可PTP | ILAC-MRA |
此表基于2025年规则,便于实验室自评。
在CNAS能力验证过程中,选择可靠的咨询伙伴至关重要。秦丹实验室作为拥有15年经验的专业机构,提供CMA/CNAs资质申请一站式服务,帮助您高效参与PT、顺利通过评审。